原來!!洞見未來科技股票是這樣的公司!!
洞見未來科技掛牌嗎?
因為洞見未來科技是未上市
這些公司的訊息相對較少
所以公司掛牌的訊息還是等公司正式公告為主
沒有正式公告的訊息 都應保守看待
這篇文章會將洞見未來科技股票的公司基本資料、公司新聞統整起來,
可以快速了解這家公司~
想要做好投資 一定要多了解公司
希望大家能多多利用
也歡迎版友們多提供相關公司訊息
若有任何洞見未來科技能源股票的問題
或者洞見未來科技股價相關資訊
都歡迎加入LINE好友或來電交流討論
或者用 LINE ID是 @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本站提醒
本篇文章純粹由私人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
這裡與內容公司無任何關係,文章提到的股票資訊,不代表內容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網路上搜尋的新聞,內容報導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也不接受委託交易
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
如公司資訊、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2024台灣AI大賞|200萬聽損者福音!助聽器不再貴又不好用,洞見未來讓AI幫你辨識人聲
洞見未來下苦功用AI辨人聲,適當放大聲量,加上藍牙、外型有設計感、好看又好設定的助聽器,讓輕重度聽損者都能享有更現代、價格更合理的聽力解決方案。
James Huang Aaron Huang 2024.07.23|AI與大數據
「其實還有許多需要 AI 助聽器的輕度聽損者,並沒有意識到其實也有適合自己的助聽器,能夠讓人與人的對話聽得更清楚。」洞見未來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柏儒提到,「AI 助聽器除了能夠讓過去無法適應傳統助聽器的重度聽損者,藉由人聲分離的聽得更清楚之外,也能讓輕度的聽損者,能夠有兼具外型與便利的選擇,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
傳統的助聽器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三個主要部分:麥克風、放大器和揚聲器。助聽器通過麥克風接收聲音,將聲波轉換為電信號,然後這些信號被傳送到放大器。放大器增加信號的強度,最後通過揚聲器將放大的聲音傳送到耳內,讓使用者能夠聽到更清晰、更響亮的聲音。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傳統的助聽器會將聲音轉為類比訊號處理,「就像把一個超級大的喇叭塞進耳朵裡」,無論是使用者需要的聲音還是背景噪音,都被以同樣比率放大,變成難以理解的吵雜聲,相當地不舒服。另外,傳統的助聽器多數沒有藍芽功能,對於現代人需要使用手機視訊對話、聆聽音樂的需求來說,有很大的障礙。
用 AI 解決聲學領域的雞尾酒派對問題
加入 AI 的助聽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夠解決聲學領域的雞尾酒派對問題(cocktail-party effect)。這是指在環境中有其他對話或背景噪音干擾的情況下,人類還是可以選擇性聆聽特定聲音的能力。這是最早由英國認知科學家 Colin Cherry 於 1953 年提出的理論。但對於電腦來說,卻沒有那麼容易。直到導入機器學習後,電腦才能夠開始理解在某一段聲音中,哪些是使用者需要關注的?哪些則是常見的背景雜音?將需要的數位訊號放大,並將不需要的訊號盡可能地過濾掉。
陳柏儒自己就是助聽器的長期使用者,因此相當能夠體會傳統助聽器的種種不便,在開發的過程中加入了許多重要的使用者意見。創業之前任職聯發科的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研發獨創的 AI 多人聲分離引擎,終於有所突破,就雞尾酒派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我們一開始為了打磨這個 AI 模型相當辛苦,除了既有的資料庫之外,也需要靠自己去收錄街道上的背景噪音,好建立初步的訓練資料。」陳柏儒回憶,「其實傳統的助聽器大廠對於傳統的音訊處理方法已經相當熟悉,我們唯有導入 AI ,才能夠快速地趕上他們。除了訓練模型外,系統整合也相當重要,如何在一定的預算內,找到足夠節能的晶片,讓使用者能夠夜間充電、全日使用;演算法也要優化到讓晶片能夠跑得動,才能做出好用的產品。」
洞見未來希望助聽器也能擁有現代化設計,且使用者能夠自行微調耳機的部分設定,更符合個人需求。
AI助力,融合最新技術,打造符合現代化需求的助聽器
他強調,現代化的助聽器除了要導入 AI 功能做出不同聲音的差異化之外,導入優異的藍牙技術,提升真實性和便利性也非常重要。以聆聽音樂為例,透過手機喇叭傳到助聽器放大後進到耳朵的聲音,與手機直接將訊號透過藍牙,進到耳朵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後者在真實感和沉浸度都遠遠優於前者。
另外,現在的使用者也常常有視訊對話的需求,無論在外型和功能都要更接近藍牙耳機的助聽器,使用起來才會更為方便。
剛開始配戴聽器的使用者,常常會需要頻繁調整助聽器的設定,因此需要常常往來醫院或專業聽力中心,相當耗費時間。洞見未來透過 APP ,讓使用者也能夠運用簡單的介面,在不同的環境中切換模式或是自行微調助聽器的設定,讓助聽器能夠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
「目前市售全球五大集團的助聽器所使用最好的晶片製程是 28nm,但 22nm 以下的製程,才能在兼顧省電性能的前提下,讓深度學習的模型發揮得更好。但我們認為每一個使用者配戴助聽器的經驗都是獨特的,所以在APP上開放完整的調音介面,從使用者體驗直接下手改善,才有辦法達到最好的配戴感受。」陳柏儒強調。
從台灣走向全球,走向更寬廣的全球市場
助聽器市場歷史相當悠久,有些全球廠牌甚至有百年的歷史,如何打入全球市場也是洞見未來最重要的挑戰。「2019年獲選為首屆高通創新競賽冠軍,並加入「高通擴展計畫」(Qualcomm Extension Program)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營運長陳宥任說,「也是因為高通的協助,讓我們在技術面和商業面都有了很大的成長,獲得了不少資源,打開了全球的人際網路。」
他進一步說明,高通是世界上知名的晶片大廠,採用高通的產品,有助於跟經銷商或消費者解釋,品質上也更有保障。另外,高通非常願意扶植第三方的開發者,在晶片的使用細節和大量製造上的技術支援都給予了許多的幫忙,這對於新創企業來說非常珍貴,減少了很多摸索的時間。
另外,傳統的助聽器大廠通常是針對重度聽力損失者提供高價位的產品,並極度仰賴醫院和專業聽力中心作為銷售的管道。「有了高通的資源,我們藉此也接觸了原本接觸不到的客戶,是我們打進全球市場的助力。」陳宥任說。
新技術定義,讓意想不到的小功能改變未來的助聽器市場
隨著藍牙晶片不斷進步,未來 AI 助聽器與環境的互動也令人期待。例如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 在 2022 年發表的 Auracast 技術,是基於低功耗音訊(LE Audio)的廣播音訊,打破過往藍牙裝置一對一連接的限制,能夠具有廣播的功能,讓特定範圍內不限數量的藍牙裝置收聽重要的資訊。
在未來,支援 Auracast 的助聽器,便可直接從助聽器接收地下鐵的廣播訊息、機場的登機提醒,或直接從電視、電影院或喇叭的拾音器廣播到助聽器。Auracast 也支援和朋友建置音訊泡泡,在一定距離或吵雜的環境內更自由地對話。這都讓未來配戴現代化助聽器的使用者,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與娛樂品質。
陳宥任表示:「初估計,台灣失能性聽損人口大約有兩百萬人,可是實際配戴助聽器的人則低於10%。有許多人其實是輕度聽損者但並沒有自覺,並不了解配戴現代化的助聽器,其實可以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隨著AI模型和晶片製造技術的進步,現代化的助聽器將能進到下個世代,讓更多隱性的聽損者,也能享有現代科技的美好。
第四屆中華電信5G加速器入選團隊揭曉,聚焦數位轉型、元宇宙、運動科技應用
2022.05.23
中華電信舉辦第四屆 5G 加速器線上 Pitch活動,從200組以上新創團隊中成功選出11組入選,未來將提供相關資源並媒合商機,激發台灣5G創新應用。
中華電信於5/5舉辦第四屆5G加速器線上Pitch活動,由新創團隊輪流登場、介紹自家公司的創意與解決方案,最終由評審團根據5G應用創新性、核心技術能量及創新性、市場與行銷商業模式、經營團隊執行力、資金規劃五大面向,遴選出11組入選,中華電信將以自身5G豐沛資源結合新創創意,積極搶佔全球5G商機。
第四屆報名踴躍 創新團隊脫穎而出
中華電信第四屆5G加速器自開放報名以來,短短1個多月時間,就吸引超過200組以上新創團隊報名,並從中篩選出26組參與線上Pitch活動,顯見中華電信5G加速器已深獲新創團隊肯定。
本屆線上Pitch同步在《數位時代》臉書粉絲團直播,特別邀請美商高通、台灣亞馬遜、研華科技、緯創資通、中華開發創投加速器、陽明交通大學等來自各個不同領域,關注台灣新創發展的產業及創投先進共同組成評審團。經過一整天熱烈的選拔與討論,評審團最終選出11家新創入選中華電信 5G 加速器(表1),分別是:辰明智能、瞬間移動、樂飛特科技、台灣網格技術、同訊科技、帝闊智慧科技、樂易創、格物智聯、夯客、光時代科技與洞見未來科技等11家入圍。
本次入選團隊大多聚焦於企業數位轉型應用,技術領域則以AI、AIoT、AR/VR/MR/XR為主,解決方案大約可分成降低企業成本與提高效率、5G創新應用、個人需求三種類型。
第一類解決方案是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或某特定產業降低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像是辰明智能自行研發的生物影像分析系統,可針對農作物進行健康分析與產量分析,省去人員巡邏的成本和時間。又如同訊科技自行研發的AIoTEL企業級電話APP,將室內電話攜碼到手機進行撥接,無論是同事撥打分機,或者外線打到分機,通通都能自動轉接至指定手機,符合現今混合辦公的需要。另外,夯客系統的預約和會員管理系統,針對美髮、美甲、美睫、美容、美體健身和整復推拿等相關產業而設計,替業者省下繁雜的行政作業,轉而專注在本業服務及顧客互動上。
第二類係應用5G解決既有產業的問題。如擅長機械手臂應用的樂飛特科技,提出將機械手臂應用在大樓外牆清洗的想法,並結合5G+XR/AR技術,做到人員在遠端就能看到大樓外牆狀態,且可以操控機械手臂,以便規劃最佳清洗路徑,突破現今以人工清洗大樓外牆常見高度缺工、高事故、低效率等痛點。
第三類則是為滿足個人數位生活需求而生。像是樂易創推出的樂點Letron APP,結合AI與大數據分析,讓每個一人都能輕鬆創作並合成專屬MV。還有運動科技領域的瞬間移動,在播放器內結合舞蹈動作拆解、鏡像(左右相反)、疊影(對比老師動作)、多角度、反覆播放等功能,大幅提高線上學舞的互動性與學習成效。
台灣新創研發能量充沛,普遍處於加速階段
擔任評審團主席的痞客邦執行董事陳正然認為,本屆參與線上Pitch活動的新創團隊大多為成立幾年的加速階段,也就是已經研發出可商用的產品或關鍵技術,而非單純只有想法和創意,這代表台灣新創發展的腳步相當快速。
對此,中華電信副總經理陳元凱也有相同看法;他認為5G賦能是中華電信5G加速器的核心理念。「本屆新創團隊在技術研發、創意發想上都有很好的表現,除了數位轉型、元宇宙等創新應用之外,我們非常高興看到已經有團隊投入5G邊緣運算的創新開發,充分體現5G的高低大和邊緣運算特性」,陳元凱期許入選的新創團隊,多運用中華電信5G加速器的資源,並能進一步釐清商業模式與市場切入點,先在台灣練兵、未來有機會再輸出國際市場。這也是中華電信5G加速器不斷「廣結盟」的原因,希望藉由「廣結盟」策略匯聚更多不同資源,才能給予新創團隊最貼合需求的幫助。
未來,中華電信5G加速器將持續攜手新創,利用5G賦能發展不同應用,將台灣充沛的創新創意與技術能量,推向國際舞台,幫助台灣新創成為5G新未來最閃耀的新星。
洞見科技 創新技術 助聽器進化 請AI助陣
經濟日報每周日推出「隱形冠軍」系列報導,介紹台灣成功中小企業的發展故事,這些企業大家未必熟悉,但他們正在譜寫一頁傳奇,或許將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在全球發光發亮的台積電。
洞見未來科技創辦人陳柏儒患有先天性雙耳重度聽障,他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中因為聽不到、聽不清楚遇到許多困難,也讓他決定和哥哥陳宥任一起創辦洞見未來科技,將多人聲分離引擎應用在助聽器上,不只有機會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也能聽得更清楚。
「現行的助聽器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筆負擔很大的開銷。」儘管從三、四歲就開始配戴助聽器,陳柏儒用「幸運」來形容自己,感謝自己的家庭有能力負擔助聽器的費用,在採訪時侃侃而談,不特別提起完全不會覺得他是一名先天性雙耳重度聽障患者,不過,在這樣的背後,他卻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從小長得比同學高,陳柏儒總是被安排坐在教室的最後面,但因為聽力的限制,導致他更聽不清楚老師在說什麼,儘管當時有無聲麥克風設備,可以直接將老師的聲音傳到助聽器中,但不是每個老師都有教過聽障生的經驗,同時拿著兩支麥克風,還得寫黑板,對許多老師而言並不容易,就算老師有心要使用,可能轉身寫個黑板就必須把麥克風放在旁邊,仍會影響教學。
上了大學後團體報告愈來愈多,同學間的討論交談對陳柏儒的聽力,又成了另一項新難題,因為助聽器收音的效果,聽障患者沒有辦法專注在同一個人的聲音,尤其是在咖啡廳、速食店這樣的開放空間討論,對他來說更吃力,往往最後只能假裝聽懂,在旁邊陪笑。
有了過去助聽器的使用經驗,他創業時決定將議題鎖定在兩大痛點,利用藍牙技術將音訊傳輸到助聽器,減少物理干擾,讓人們不用一直拿著麥克風也可以收音,同時又用AI技術解決複雜的交談人聲,協助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效率。
2018年3月,洞見未來科技正式成立,由曾經在科技業工作的弟弟陳柏儒負責技術跟產品研發,擁有投資併購相關背景的哥哥陳宥任則負責公司營運面,兄弟倆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市場打下知名度,也獲得高通、微軟等大廠青睞,取得合作機會。
高通微軟
都是客戶
陳宥任以美國為例,指出過去助聽器普遍被認為是一種醫材,需要醫師處方籤,不過,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放寬處方籤限制,做一般耳機的業者也能做具有醫療功能的助聽器,大開市場之門,也讓他看見商機。
多元應用
拓展市場
洞見未來科技研發的第一代多人聲分離引擎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陳宥任表示,公司策略是提供技術方案給高級無線耳機品牌或是ODM廠商生產,目前主要合作對象為高通,近來也有跟一些歐美聲學品牌接洽,兄弟倆也將目標定位在「人聲界的杜比音效」,不只應用在助聽器上,也希望以聲音處理技術跨界打入不同市場。
洞見科技多人聲分離引擎技術也入選微軟第一期新創加速器,也成功應用在微軟雲端平台Azure上,當人們進行視訊會議時,就能自動分離人聲並同步轉化成文字,讓雙方甚至多方的溝通更清楚,目前語音轉換的準確率已經高達八成至八成五,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視訊會議需求大增,也讓這樣技術備受關注,邁出成功的第一大步。
兄弟檔聯手出擊 把昂貴醫材變時尚配件
洞見未來科技營運長陳宥任分析,過去一耳助聽器價格高達1,000美元到1,500美元,壽命約三到四年,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項很大負擔,隨著法規開放,加上技術進步,未來輕、中度患者配戴的藍牙助聽器價格將有機會降至300到1,000美元,助聽器對患者而言,不再只是一個昂貴的醫材,更有機會能成為時尚的配件。
據統計,台灣需要配戴助聽輔具的潛在聽損人口達百萬人,但由於助聽器價格不便宜,配戴時又容易引人側目,許多患者的配戴意願都不高,也影響他們的生活及人際關係,陳宥任和陳柏儒兩兄弟一起創辦洞見未來科技,將多人聲分離引擎應用在助聽器上,盼扭轉助聽器昂貴的問題。
陳柏儒說,作為一個聽障先天性雙耳重度聽障,戴助聽器仍得面臨自己的聲音跟公共場域吵雜多人聲問題,因為如果無法有效降噪,往往會面臨自己的聲音太大聲,或是公共場合多人的聲音混雜不清的問題,大約有5%到10%的內容聽不清楚,而這也連帶影響學習及工作的效率,必須比別人花費更多時間和心力。
公司簡介
洞見未來科技,我們的願景為「More hearing, more future」。 我們致力於聲音處理技術研發,讓更多人能聽到未來的聲音。 公司創辦人陳柏儒本身為先天聽損,長期配戴助聽器,深感現有助聽產品的不足,故創辦洞見未來科技,組織團隊發展AI聲音處理技術,推動對使用者更友善的助輔聽產品問世,以及中高階無線耳機產品,讓人可以聽的更清晰。此外,本公司技術也應用在語音辨識領域,讓機器更精準的判別人聲、轉譯文字。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50791576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洞見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RelaJet Tech (Taiwan) Co., Ltd.)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RelaJet Tech(Taiwan)Co., Ltd. |
公司屬性 | 閉鎖性 |
資本總額(元) | 35,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35,000,000 |
每股金額(元) | 1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35,000,000 |
代表人姓名 | 陳宥任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50號8樓 |
登記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核准設立日期 | 107年07月09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9年12月31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Z13010 網路認證服務業 CC01030 電器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 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113020 電器批發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F213010 電器零售業 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F399040 無店面零售業 F399990 其他綜合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與我聯繫
洞見未來科技交易或洞見未來科技股價的問題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常見問題
洞見未來科技股價如何查詢?
洞見未來科技股票交易如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