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勤堃機械股票是這樣的公司!!
勤堃機械掛牌嗎?
因為勤堃機械是未上市
這些公司的訊息相對較少
所以公司掛牌的訊息還是等公司正式公告為主
沒有正式公告的訊息 都應保守看待
這篇文章會將勤堃機械股票的公司基本資料、公司新聞統整起來,
可以快速了解這家公司~
想要做好投資 一定要多了解公司
希望大家能多多利用
也歡迎版友們多提供相關公司訊息
若有任何勤堃機械能源股票的問題
或者勤堃機械股價相關資訊
都歡迎加入LINE好友或來電交流討論
或者用 LINE ID是 @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本站提醒
本篇文章純粹由私人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
這裡與內容公司無任何關係,文章提到的股票資訊,不代表內容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網路上搜尋的新聞,內容報導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也不接受委託交易
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
如公司資訊、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勤堃機械臂 打造智慧自動化產線
文/黃俊榮
2024年8月21日
創立於1979年的勤堃機械,自創EVERMORE品牌,2008年成立EverRobot自動化及機械手臂部門,從事工業機器人製造、系統整合及自動化產線規劃設計,獲得國內外客戶高度肯定。目前透過自主研發及國內外技術合作,提供一系列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從6公斤到180公斤可供客戶選擇。疫情期間,勤堃仍持續研發創新,在本屆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將展示更多的機器人應用,協助客戶打造智慧工廠。
總經理廖河誠表示,因為人力成本逐年上揚,產業為提升效率減少人力,這幾年各個企業都在尋求產線自動化,或是無人工廠的建置,而在這個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機械手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勤堃自2008年投入工業機器人製造與自動化產線規劃設計已16年,不僅累積相當豐富的經驗,而且對各種產業都有十分深入的瞭解。目前不僅供應一系列的機械手臂,也提供自動化末端手指夾爪及零件夾具的設計及生產製造,可針對不同產業及加工需求,從半成品的進料到完成品的出料,提供一條龍的整線規劃及Turn-key服務方案。
這次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勤堃將展出更多的機器人應用,展現完整的自動化上下料,搬運等功能。廖河誠說,因為電動車產業需求大增,近期有多家廠商,採用勤堃機械手臂,打造電動車零組件自動化加工產線,這些成功的實績,也將在這次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示。
總經理廖河誠表示,為了讓產業界更快速投入自動化工廠,勤堃已經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統,運用模組化的概念,將生產線各種可能的需求建構在主程式底下,可根據不同產品不同加工模式,讓工業機器人快速定位,使用者只需改變夾爪、料盤或夾治具,機器人可自動尋找中心點執行上下料,自動化產線也能立即上線生產。網址:www.evermore-tools.com。
勤堃機械手臂 打造智慧工廠
文/黃俊榮 2022年2月21日·1 分鐘 (閱讀時間)
創立於1979年的勤堃機械,自創EVERMORE品牌,2008年成立EverRobot自動化及機械手臂部門,從事工業機器人製造、系統整合及自動化產線規劃設計,獲得國內外客戶高度肯定,目前透過自主研發及國內外技術合作,提供一系列的工業機器人產品。
勤堃另外提供自動化末端手指夾爪及零件夾具的設計及生產製造,可針對不同產業及加工需求,從半成品的進料到完成品的出料,提供一條龍的整線規劃及Turn-key服務方案,並進一步把數據計算、通訊、感測控制、機聯網、製程及設備整合起來,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工廠。網址:http://evermore-tools.com.tw。
勤堃機械 打造全方位智慧工廠
創立於1979年的勤堃機械,自創EVERMORE品牌,2008年成立EverRobot自動化及機械手臂部門,從事工業機器人製造、系統整合及自動化產線規劃設計,獲得國內外客戶高度肯定。
目前透過自主研發及國內外技術合作,提供一系列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從6公斤到180公斤可供客戶選擇。
另外提供自動化末端手指夾爪及零件夾具的設計及生產製造,可針對不同產業及加工需求,從半成品的進料到完成品的出料,提供一條龍的整線規劃及Turn-key服務方案,並進一步把數據計算、通訊、感測控制、機聯網、製程及設備整合起來,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工廠。
勤堃自2008年投入工業機器人製造與自動化產線規劃設計已超過十年,不僅累積相當豐富的經驗,而且對各種產業都有十分深入的瞭解。
總經理廖河誠表示,為了讓產業界更快速投入自動化工廠,勤堃已經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統,運用模組化的概念,將生產線各種可能的需求建構在主程式底下,可根據不同產品不同加工模式,讓工業機器人快速定位,使用者只需改變夾爪、料盤或夾治具,機器人可自動尋找中心點執行上下料,自動化產線也能立即上線生產。
這幾年少量多樣的加工模式已成為常態,廖河誠表示,這套智能化系統能滿足企業彈性生產的需求,節省許多機器人定位時間,提升生產效率,而且加入更多智慧元素,可結合ERP等企業管理系統,透過QRcode不僅可為產品建立生產履歷,並可收集更多數據與分析,提升企業營運效能。
為配合政府所推動的智慧機械,勤堃機械也結合虛實化系統把數據計算、通訊、感測控制、機聯網、製程及設備整合起來,建構完整的智慧工廠。
並進一步把自製的機器人和機械設備變得更智慧化、更安全可靠、產出更多效益,協助台灣3K產業、手工具產業、生技醫療業、鞋業、腳踏車業、工具機、汽車產業,導入智慧自動化系統整合。
期望加速提升國內各產業競爭力,解決缺工問題。
勤堃機械 打造專屬自動化工廠
創立於1979年的勤堃機械,自創EVERMORE品牌,無論在品質維護、技術研發、產能穩定等各方面,多年來始終維持不斷精進的腳步。2008年該公司成立EverRobot自動化及機械手臂部門,從事專業工業機器人製造、系統整合銷售及自動化產線設備規畫設計。
勤堃透過自主研發及國內外技術合作,提供了一系列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從6公斤到180公斤所有一般載重範圍可供客戶選擇。另外,提供自動化末端手指夾爪及零件夾具的設計及生產製造,可針對不同產業及加工需求,從半成品的進料到完成品的出料,提供一條龍的整線規畫及完整的解決方案,打造專屬的自動化工廠。
勤堃機械廖河誠總經理表示,目前許多水五金、金屬製品、手工具的拋光製程,仍需仰賴大量人力處理,是個單調、重複性高且有品質要求的一項工作,非常適合導入自動化技術。
但以目前市面上的拋光專用機而言,對於複雜曲面的五金及金屬製品仍無法完全取代人力。然而曲線路徑加工是成形件外觀常有的特徵,國內傳統機械手臂控制是以點做教導式定位,對曲線路徑的編輯設定是一大障礙,加上現今產品少量多樣的特性導致換線頻繁的生產形態,大大降低傳統業者導入自動化設備的意願。
勤堃公司提供自製機器手臂透過軟體規畫拋光研磨之加工路徑,免去現場工人教導式設定之不便,大幅提升自動化系統之易用性,並具備多種拋光研磨軌跡規畫控制功能,且可依照客戶不同需求選擇適當之加工路徑,來提供客戶一個完整的系統整合方案。
勤堃機械積極迎向工業4.0
成立將近40年的勤堃機械,一路走來跟著機械自動化與智慧化浪潮,歷經數度轉型,成為全球知名機器手臂供應商,目前更積極與工研院及產業界合作,創新更智慧化的機械產品,讓MIT機器手臂可以從臺灣走向全球,成為引領臺灣邁向工業4.0的重要推手。
勤堃機械總經理廖河誠認為,臺灣廠商必須採取打群架的思維,才能打造更具優勢的機器人產品,開啟臺灣機器人產業的新道路。
過去十幾年來,臺灣精密機械產業在全球市場打出一片天,許多精密機械廠商都建立能與德、日、瑞等精密機械大廠比拼的實力,尤其在機器手臂的創新發展上,更逐漸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其中位於臺中霧峰的工具機業者「勤堃機械」,早在2008年就推出自行研發的第一臺MIT大型機器手臂,力抗日本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瑞士ABB、德國庫卡(Kuka)等國際大廠,成為全球機器手臂的主要供應商,堪稱名符其實的隱形冠軍。
勤堃機械董事長廖進堃認為,臺灣是勤堃機械的根,儘管目前勤堃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業務量較大,但是深耕臺灣、從臺灣走向全球市場,仍是勤堃的關鍵營運策略,因此目前勤堃正積極找地、找人,擴大在臺灣的經營規模,未來將以臺灣為基地,開拓中國大陸以外的全球市場。另一方面,近年來勤堃也加強策略聯盟,創新技術與產品,除緊密與工研院合作研發新型工業機器人產品,也積極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廠商,希望能以自身既有技術能量,帶領更多機械零組件廠商朝智動化發展,共同邁向智慧製造之路,加速臺灣走向工業4.0。
因應時代浪潮 多次轉型
廖進堃於1979年成立勤堃機械,一開始致力於生產高精度自緊式鑽夾頭(Keyless Drill Chuck),因為對產品品質的高度堅持,很快打開市場、創造獲利,並且建立EVERMORE品牌,打下穩固的經營根基。不過廖進堃並不以此自滿,他經常前往海外參訪,了解機械技術不斷往前推進,勤堃也必需在研發能量不斷精進,因此對於研發的投入向來不手軟,對創新的重視,讓勤堃在面臨自緊式鑽夾頭市場沒落的狀況時,可以快速轉型。1992年勤堃成立動力刀座(VDI)部門,發展精密度更高的VDI、CNC刀桿、精鏜粗鏜刀桿等產品,轉型朝車銑複合加工機領域邁進。
致力於產品創新的同時,逐漸擴大經營的勤堃機械也面臨1990年代臺灣缺工、土地不好取得的經營問題,因此只得西進中國大陸設廠,透過高品質產品,勤堃持續擴大經營規模,成為國際眾多知名機械大廠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建立勤堃更大的經營規模與知名度。
2006年前後,因為中國大陸勞動力工資年年大幅上漲,再對勤堃形成一股不小的經營壓力,廖進堃也再一次興起轉型升級的念頭。當時經常與父親廖進堃到德、日參訪的勤堃機械總經理廖河誠回憶,看著德、日製造大廠藉由大量使用機器手臂,不用為缺工所苦,而且還因為減少大量人力創造更高的利潤,覺得自動化將是未來趨勢,而且缺工問題更證明機器手臂市場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大,這些都促使勤堃機械一頭栽進機器手臂生產製造領域。
隨著智慧製造的需求不斷提升,可克服人力成本增加,不需為缺工所苦的機器手臂,將在未來工業4.0的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邁向智動化 發展工業用機器人
早在2005年左右,勤堃就與一家日本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廠商合作,開始投入機器手臂產品研發,後來儘管合作因故終止,但是勤堃並沒有就此打住腳步。「頭洗下去了,就要堅持下去,」廖河誠說,轉型升級原本就是一條艱辛的路,更何況勤堃挑選的是具備高技術含量的機器人產業,一定要堅持才能獲得成果。
廖河誠接著說,過去在工具機零配件,勤堃在行的是機械結構,但是要做機器人,還必須要有軟體、電控系統等方面的知識與人才,才能打造具備競爭力的產品。為達到目標,2006年勤堃初期投入新臺幣數億元,從各方找到電機、控制系統相關人才,成立一個120人的團隊,全力投入機器手臂研發。
廖河誠回憶,勤堃自己從海外找元件回來組裝、自行設計機器人本體,過程中遭遇到許多困難,包括設計圖改了又改,數百萬成本的模具耗損、員工出走面臨人才流失等,都讓勤堃在機器手臂的開發過程,充滿挫折。
面對各種困難,廖進堃與廖河誠一一尋找解決方法,勤堃也很快地建立起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並於2008年正式成立自動化及機器手臂部門。廖河誠強調,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要具備堅強的戰鬥力,每個人都必須秉持信念全心投入,在最快時間解決問題,加速研發。因為團隊的全心投入,勤堃很快地在2008年推出第一支機器手臂產品,之後陸續推出一系列工業機器人產品,載重從六公斤到180公斤的產品可供客戶選擇,另外也可依照客戶需求,客製化提供客戶自動化末端所需的機器手指及零件夾具。
一條龍生產+客製化服務
在市場拓展上,勤堃機械一開始採取在臺北、上海等地參加展覽的方式,但是效果並不好,一直到後來中國大陸政府十二五計畫開始全面推動智慧製造發展,補助政策使得市場需求大增,勤堃逐漸打開大陸市場。廖河誠說,一開始客戶先採購一~二臺機器手臂測試導入,之後發現勤堃不管產品或服務品質都非常好,導入成效大,因此許多客戶擴大採購,其中不乏一次大量採購30~50臺的客戶,勤堃機器手臂業務因此快速成長。
深入探究勤堃能以後來之姿與德日瑞大廠競逐,主要有幾大關鍵因素。首先,勤堃機械採取設計、製造、研發一條龍生產,而且產品在加工完成之後,每一個車間均有品管檢驗室QC lab,嚴格的生產模式與品管制度,使勤堃產品可以維持絕佳的品質。
其次,不同於國際大廠採取代理商制度,勤堃機械採取直接銷售,公司針對每個客戶都是由內部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依照客戶需求提供服務,可以精確掌握產品精度與交期進度,充分達成客戶的期望;再者,由於勤堃的產品都是自己研發,因此可以提供客製化服務。
結合工研院 創新更智慧化的產品
在打開中國大陸市場的同時,向來懷抱深耕臺灣理念的廖進堃,也同步擴大在臺灣的布局,希望加速在臺灣推動智慧製造,與臺灣產業一起向前躍升。「不過臺灣智慧製造市場推廣起來相當辛苦,」廖河誠略為感嘆的說,智慧製造是帶動國家工業發展的關鍵手段,臺灣一定要加快腳步推動新一波工業革命,產業競爭力才能持續向上提升。
秉持推動臺灣產業智慧自動化發展的理念,廖河誠積極與國內產業或研究單位進行共同研發與策略研發,其中與工研院之間的合作甚為緊密。
工研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副組長游鴻修回憶,2014年時在一場展會中看到勤堃的機器手臂,驚豔於臺灣竟然有廠商可以做出如此精密且高品質的工業型機器人產品,因此力邀廖河誠前往工研院參訪。廖河誠也說,自己到工研院參訪時,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工研院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含量很高,尤其智慧控制技術更是勤堃所欠缺的部份,雙方都認為,如果彼此可以深入合作,對於勤堃提升機器手臂的精密度與智慧化程度,勢必可以帶來很大的幫助。
技術互補之外,由於工研院與勤堃都具備推動臺灣工業智慧化的理念,因此雙方更是一拍即合地開始進行共同研發,其中的「水五金六軸研磨拋光機器手臂開發」計畫,目前已經有具體成果。游鴻修表示,透過合作,雙方共花費一年多時間開發出一套以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技術──「水五金拋光製程設備」,此設備主要透過軟體加值概念,使機器人拋光自動化具備離線規畫軟體與CAD系統整合、拋光路徑快速規劃、快速換線能力等特色,藉此降低使用的複雜度與成本,達到增加產品競爭力的效益。
勤堃機械經理王子亮補充說,勤堃的中高負載級別工業機器人,能協助客戶實現全自動化生產,提升生產效率,加上工研院的控制器,進一步使勤堃的產品在通訊運用上更靈活,並且可以搭配不同產品設備間通訊,變得更具智慧控制能力。
繼「水五金六軸研磨拋光機器手臂開發」之後,現階段工研院與勤堃也持續進行更多合作計畫,希望更深入地整合勤堃的機構整合能力與工研院的軟體自動化技術,打造出更高品質、高階的智慧機器手臂產品。
勤堃未來希望能夠串聯國內關鍵零組件廠商,開發不同應用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成為共同推動臺灣智慧工業的合作夥伴。
群體戰策略 強化工業機器人競爭力
除了與工研院的合作,勤堃也正緊密與產業界串聯,尋求群體戰策略,建立我國精密機械與機器自動化產業更高的競爭力。廖河誠舉例,勤堃的機器手臂以3K產業為主,如工具機產線的上下料、水五金拋光產線等,但是整個工業機器人市場應用非常廣泛,如汽車、焊接、噴漆等,未來希望能夠串連國內關鍵零組件廠商,開發不同應用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成為共同推動臺灣智慧工業的合作夥伴。
另外,勤堃為帶領更多中小型精密加工廠邁向升級轉型,也正與驅動器、編碼器製造商進行共同技術研發。廖河誠說,一直以來,勤堃為了打造與國際大廠相同品質的機器手臂產品,必須向海外廠商採購關鍵零組件,這使得勤堃的產品價格降不下來,未來如果能夠協助國內供應鏈廠商發展高品質的機器手臂關鍵零組件,便可降低採購價格,提升勤堃產品價格競爭力;更重要的是,一旦臺灣建立完整的工業機器人零組件供應鏈,也可帶動臺灣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廖河誠以長期觀察兩岸與全球智慧自動化發展的經驗,語重心長地說,目前全球工業用機器人市場有六成以上由發那科、安川電機、ABB、庫卡四大家族所占有,在中國大陸更有多達600多家機器人製造商,積極搶進市場,面對前有四大家族,後有中國大陸追兵的激烈競爭,臺灣廠商必須採取打群架的思維,避免重覆投資,跳脫拚量、拚價格的惡性競爭,才能打造更具優勢的機器人產品,開啟臺灣機器人產業的新道路。
勤堃機械手臂 靈敏、穩定度高
致力於專業生產Keyless Drill CHUCK(高精度自緊式鑽夾頭)的勤堃機械,創立於1979年,並以EVERMORE品牌提供國內外精密機械零組件。為提升國內自動化生產效能,在2008年成立自動化及機械手臂部門,開發出一系列EverRobot工業機器人,主要從事專業工業機器人製造、整合銷售及自動化生產線規畫設計。
該公司透過自行研發及國外技術合作,開發出中高負載級別的工業機器人,豐富的產品系列可供客戶選擇,提升生產效率,以達到節省人力的目標,是客戶實現全自動化生產的最佳幫手。
勤堃機械經理廖河誠表示,我們目前開發出的EverRobot機械手臂,是專門針對機械工業領域,所研發出的工業機械手臂,產品的靈敏度高、穩定性高、可靠性高,並擁有高定位精度,可做多種安裝方式,搭配Touch Panel觸控螢幕簡易的操作模式,讓客戶很快上手,是CP值很高的工業機器人。
不論是小零件裝配、零件檢測、打磨拋光、壓鑄與鍛造、機械上下料、貨物搬運,各種領域都可以提供最好的應用解決方案,可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品質,全面推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公司簡介
從1979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專業生產Keyless Drill CHUCK,也就是高精度自緊式鑽夾頭,並創立了EVERMORE和GOLDEN GOOSE這兩個品牌。無論在品質維護、技術研發、產能穩定等各方面,多年來始終維持不斷精進的腳步;1992年,成立VDI部門,生產各種車銑複合車床VDI動力刀座和固定刀座;2002年,延續勤堃成功的經驗,開始生產CNC刀杆,精鏜粗鏜刀桿,HSK&CAPTO刀桿等精密機械配件,成為眾多機械知名大廠重要的供應商,獲得國內外客戶高度信賴。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55892602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公司名稱 | 勤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EVERMORE MACHINE CO., LTD.)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資本總額(元) | 62,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62,000,00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6,200,000 |
代表人姓名 | 廖進堃 |
公司所在地 | 臺中市霧峰區四德里北豐路33號 |
登記機關 | 臺中市政府 |
核准設立日期 | 068年10月11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8年12月23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CB01990 其他機械製造業 CC01010 發電、輸電、配電機械製造業 CC01990 其他電機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業 CP01010 手工具製造業 CQ01010 模具製造業 E603050 自動控制設備工程業 E604010 機械安裝業 E605010 電腦設備安裝業 F106030 模具批發業 F113010 機械批發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113060 度量衡器批發業 F113990 其他機械器具批發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廖進堃 | 262,880 | |
0002 | 董事 | 廖河誠 | 1,300,760 | |
0003 | 董事 | 廖景輝 | 1,300,760 | |
0004 | 監察人 | 洪秀丹 | 2,034,840 | |
與我聯繫
勤堃機械交易或勤堃機械股價的問題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