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聯亞藥業股票是這樣的公司!!
聯亞藥業掛牌嗎?
因為聯亞藥業是未上市
這些公司的訊息相對較少
所以公司掛牌的訊息還是等公司正式公告為主
沒有正式公告的訊息 都應保守看待
這篇文章會將聯亞藥業股票的公司基本資料、公司新聞統整起來,
可以快速了解這家公司~
想要做好投資 一定要多了解公司
希望大家能多多利用
也歡迎版友們多提供相關公司訊息
若有任何聯亞藥業能源股票的問題
或者聯亞藥業股價相關資訊
都歡迎加入LINE好友或來電交流討論
或者用 LINE ID是 @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本站提醒
本篇文章純粹由私人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
這裡與內容公司無任何關係,文章提到的股票資訊,不代表內容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網路上搜尋的新聞,內容報導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也不接受委託交易
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
如公司資訊、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聯亞生技旗下聯亞藥業 訂23日登錄興櫃買賣
聯亞生技(UBI)旗下負責國產COVID-19疫苗後段充填的聯亞藥業(6562),已於10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訂定6月23日登錄興櫃買賣。
聯亞藥業成立於民國103年,實收資本額新台幣9.13億元,工廠位於新竹縣湖口鄉,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陳啟祥,主要產品為蛋白質藥品與特殊學名藥品開發、製造及委託研究、生產服務;內銷占67.11%,外銷占32.89%。
聯亞生技開發持有聯亞藥業49.63%股權,為最大股東,其次為台塑生醫持有17.47%,UBI TW HOLDING持有12.92%。截至5月31日止,董事、監察人及持股超過10%的大股東,總計持股比例達80.44%。
聯亞藥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簽證,股票過戶機構為永豐金證券。
聯亞藥109年度營業收入4.77億元,稅前純損9026萬元,每股虧損0.86元。
聯亞藥開發中治療腎性貧血症的生物相似性藥品紅血球生成素UB-851,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於6月11日完成期中數據解盲及分析,將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申請生物相似性藥品上市許可查驗登記。
聯亞藥:公告本公司110年第一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相關事宜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2021/04/26 14:00一、本公司於110年4月9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4,00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業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10年4月23日金管證發字第1100340124號函申報生效在案。 二、茲依公司法第273條第2項之規定,將增資發行新股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公司名稱:聯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所營事業: 1.C802041 西藥製造業 2.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3.F107990 其他化學製品批發業 4.F108021 西藥批發業 5.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6.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7.F207990 其他化學製品零售業 8.F208021 西藥零售業 9.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10.F208050 乙類成藥零售業 11.IC01010 藥品檢驗業 12.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13.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14.ZZ99999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三)原發行股份總額及每股金額:額定資本總額為新台幣3,000,000,000元,分為300,00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實收資本額新台幣913,548,330元,分為91,354,833股。 (四)本公司所在地點:新竹縣湖口鄉光復北路45號。 (五)公告方法: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 (六)董事人數及任期:本公司設董事五至十一人,其中獨立董事人數不得少於三人,且不得少於董事席次五分之一,任期三年,連選得連任。 (七)訂立章程及最近一次修正日期:章程訂立於103年6月27日,最近一次修正於109年6月30日。 (八)本次增資發行新股總額、每股金額及發行條件: 1.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4,00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每股發行價格為新台幣30元。 2.本次現金增資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保留10%計1,400,000股由員工認購,其餘90%計12,600,000股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之股東名簿記載之持股比例認購,每仟股可認購137.923737股,認購不足一股之畸零股,自認股基準日起五日內由股東自行拼湊,並向本公司股務代理機構辦理拼湊整股登記。原股東及員工放棄認股之股份或拼湊不足一股之畸零股,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按發行價格認購之。 3.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已發行股份相同。 4.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採無實體股票發行。 (九)增資後股份總額及每股金額:增資後發行股份總數為105,354,833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1,053,548,330元。 (十)增資計畫:擴建針劑產線及充實營運資金。 (十一)股務代理機構:永豐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務代理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7號3樓;電話:(02)2381-6288)。 (十二)委託代收價款機構: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分公司。 (十三)委託存儲專戶機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楊梅分行。 (十四)股款繳納期間: 1.原股東及員工之股款繳納期間:110年5月10日至110年6月10日。 2.特定人認股繳款期間:110年6月11日至110年6月16日。 (十五)茲訂定110年5月6日為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依法自110年5月2日起至110年5月6日止停止股票過戶,凡持有本公司股票尚未辦理過戶之股東,因最後過戶日110年5月1日適逢國定例假日,又110年4月30日為補假日,故請提前於110年4月29日(星期四)下午4:00前親臨本公司股務代理機構辦理過戶手續,郵寄過戶者以最後過戶日110年5月1日郵戳日期為憑。凡參加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集中辦理過戶者,本公司將依其送交之資料逕行辦理過戶手續。 (十六)公開說明書陳列及索取方式: 1.陳列處所:依規定函送有關單位外,另陳列於本公司以供查閱。 2.分送方式:依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規定方式辦理。 3.索取方式:請由網際網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查詢及下載。 三、本公司依證券主管機關規定之財務報表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查詢。 四、特此公告。
聯亞藥現增 拚重返興櫃
聯亞生技集團重啟資本市場掛牌動作, 聯亞藥業表示,因新冠疫情激起了資本市場對疫苗的投資興趣,聯亞藥決定辦理現金增資6億元,擴增現有充填針劑廠產能,預計在年底完成現增後,將透過承銷商申請科技事業函,爭取2021年重上興櫃、2022上櫃的目標。
聯亞生技是美商聯合生物醫學(UBI)與我政府在1998年共同成立,目前也是台灣新冠疫苗三大開發廠之一;聯亞藥則是2014年從聯亞生技分割獨立的子公司,負責新冠疫苗的下游充填生產,同時也有一項生物相似藥-紅血球生成素(EPO)已進入臨床三期,公司並曾在2015登錄興櫃。
去年10月18日,聯亞藥宣布終止興櫃交易,據了解,是聯亞藥與UBI集團在大陸的關係企業資金往來,原輔導券商辭任所影響。聯亞藥副總經理范瀛云表示,公司去年忍痛下興櫃那一刻就決定,在調整經營策略、改善財務結構後,就要重新啟動上市櫃計畫。
范瀛云指出,聯亞藥財務結構調整後,已將上海和揚州公司股權轉讓,今年10月開始,聯亞藥就無需再認列上海和揚州公司的虧損;另外,今年新冠疫情爆發,聯亞生技的新冠疫苗已在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中,投資人看好後續疫苗市場,但現有產能並無法滿足國內疫苗需求
聯亞藥重啟掛牌首要動作,是在今年底前完成6億元現金增資,除去年就已洽談的國發基金,近日也已接洽有意的特定投資人,現增主要用途是讓現有針劑充填產線由年1,000萬劑增至5,000萬劑。
其次,聯亞藥也希望完成現金增資後,將每股淨值調整為5元以上,完成恢復登錄興櫃的條件,董事會也於9月30日決議更換股務代理機構。
第三,聯亞藥透過新承銷商,將協助申請取得工業局的科技事業函,以科技事業資格申請掛牌,聯亞藥提出的新創項目,是9月底剛收案完成的EPO UB-851三期臨床計畫。聯亞藥指出,希望2021年可以取得科技事業函後,同年取得興櫃資格,一切準備就緒待2022年上櫃。
聯亞藥的新冠肺炎疫苗若能順利量產,除滿足台灣需求,若有多餘產能也可外銷海外;至於UB-851預計明年3月進行期中解盲,明年9月完成三期臨床,搶攻台灣年23億元商機。
聯亞新冠試劑 獲美上市許可
UBI集團旗下聯亞藥業營運長彭文君昨(1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即啟動研發能量,包括診斷試劑、兩款疫苗及蛋白質藥物開發作業。
其中以合成肽為抗原的病毒抗體診斷試劑已在2月開發完成,取得血清後,檢驗反應時間僅2個多小時即得知是否染病,已於本月16日獲得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使用銷售許可上市。
竹科管理局昨天舉行記者會,邀請聯亞藥業、聯亞生技及台康生技等業者,說明針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的疫苗、試劑等開發進度。
彭文君說明UBI集團採四路並進模式,針對病毒相關的研發進度與成果。台康生技也宣布和抗體研發公司、GMP認證的檢測試劑開發製造廠商成立「快篩聯盟」,經由口腔採集核酸檢體檢驗,規劃4月中旬前完成上、下游整合開發第一批驗證試劑原型。
彭文君表示,UBI集團已經展開一系列的產品開發計畫。
首先,以合成肽為抗原的病毒抗體診斷試劑,在UBI集團「合成肽病毒抗體檢測試劑」技術平台基礎上,團隊快速設計出新冠病毒抗體血液檢測試劑,已與國際合作夥伴進行大規模測試,3月16日向FDA提交緊急使用前授權申請,並獲得同意,將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多個城市做流行病調研的各種測試。
其次,投入高精準設計型疫苗開發計畫,將與相關病毒學實驗室進行測試,待時機成熟就申請一、二期臨床試驗。
在研發亞單位疫苗(subunit vaccine)方面,研發團隊正開發以CHO細胞來表達新冠病毒蛋白RBD-scFc融合蛋白,做為亞單位疫苗的備用疫苗。
另外,治療新冠病毒的蛋白質藥物, 研發團隊進行以CHO細胞來表達長效型ACE2-scFc蛋白,以做為新冠肺炎的抗病毒療法,替代取自感染後康復的患者體內之中和性抗體療法。
台康生技指出,已經建構規劃出符合國際規範的開發流程,一旦拿到有效抗新冠病毒抗體序列後,可以在五個月內進入毒理試驗、並且在九個月內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除等待台灣學研界有效抗體序列外,日前也接獲國外生技公司委託開發生產需求,正在討論合作事宜。
聯亞生新冠疫苗 將二期臨床
2020-10-16 01:25 經濟日報 /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昨(15)日表示,集團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今年底將在台灣及美國各啟動3,000人體臨床試驗,台灣將成台、美兩地的生產基地,並可將現有產能將從目前的1,000萬劑,擴增到1億劑以上;未來透過台灣、美國及香港三地的掛牌動作,打造出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疫苗廠。
聯亞生技是由美國聯合生物醫學(UBI)與我政府開發基金、台糖及耀華玻璃共同投資成立,其中官股占比四成。
聯亞生技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集合UBI、台灣的聯亞藥業(聯亞藥)及聯合生物製藥(聯生藥)三家關係企業的研發資源,是以公司的核心技術平台胜肰加上次單位疫苗,可提供B細胞及T細胞等至少兩種免疫反應,公司稱為「精準設計次單位疫苗」。
王長怡表示,聯亞生技集團在台灣的聯亞藥及聯生藥,目前都有增資的規劃。其中負責新冠疫苗最下游針劑充填的聯亞藥,預計明年第1季以前進行3億至6億元增資,並規劃明年上興櫃;聯生藥在海外也完成二次增資,並計劃明年至香港掛牌。
位在美國的UBI是王長怡最早期的創始公司,今年3月才成立一家子公司COVAXX,目前也和台灣同步展開新冠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COVAXX將與登記在愛爾蘭的另一關係企業腦聯科學公司進行整併後,申請明年在那斯達克市場掛牌。
王長怡說明,整個集團在新冠疫苗的布局上,將在台、美兩地同步展開臨床試驗。台灣的一期臨床預計收案60人,目前已收案20人,公司有信心今年底可展開二期臨床試驗,收案目標3,000人;在美國方面,目前也在進行一期臨床試驗,同樣是在年底啟動3,000人的二期臨床試驗,收案地點除了美國,還將包括巴西。
台美兩地的新冠疫苗市場,屆時都將由台灣供應,其中由聯亞藥在針劑充填廠的產能擴充計畫,初期是由1,000萬劑擴充到5,000萬劑,若有需要還可以增到1億劑的規模。
王長怡表示,因應政府的期待,聯亞生技集團預計今年底可以生產100萬劑新冠疫苗,至明年6月底二期臨床試驗完成並通過後,應可配合政府緊急授權(EUA)的要求開始大量生產供應國人防疫需求。
國內個人化抗癌藥物開發新突破!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成功研發出高專一性RAF激酉每抑制劑標靶藥物DCBCO0902,具有專利性、國際競爭力以及高專一,其安全性更勝於目前市售標靶藥物,為協助台灣生技產業再創營運高峰,生技中心日前特別舉行記者會宣布該項研發成果技術移轉授權國內新藥大廠聯亞藥業。
生技中心甘良生執行長指出,藥物開發就是一場國際競賽,此次研發的RAF抑制劑抗癌新藥,正因具備新穎性、有效性及安全性,足以證明生技中心所開發之新藥深具國際競爭力與高度產業價值。為全力推動「DCBCO0902」早日商品化,生技中心透過技術授權方式與聯亞集團中的聯亞藥業共組專業團隊,一同推動DCBCO0902上市。
生技中心化學製藥研究所李照斌所長表示,聯亞集團深具藥物開發經驗,此次生技中心與聯亞藥業透過雙方強項,以接棒開發模式,具體實踐台灣生技產業的專業分工,有助於強化國內製藥產業核心技術與價值,加速推動國內新藥開發商業化能量,全面提升台灣新藥產業競爭力。
專案計畫負責人廖助彬博士指出,化療藥物的發展目前的趨勢是朝向個人化醫學的方向邁進,透過基因檢測或偵測特定蛋白表現量篩選病患,透過「精準醫療」對症下藥,讓病患獲得更好的療效與更佳的生活品質,而DCBCO0902就是一種以個人化醫學概念所研發出的新藥。
聯亞藥業登興櫃 紅血球新藥明年完成3期
專攻蛋白質藥品及特殊針劑產品的聯亞藥業(6562-TW)敲定下周五(22)日登錄興櫃交易。公司旗下紅血球生成素生物相似性藥品UB-851臨床一期試驗報告獲衛福部(TFDA)同意備查函,明年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後年上市。
聯亞藥業是由聯亞生技重組蛋白藥品開發、小分子藥品開發及醫藥製造分割新設子公司,專攻創新蛋白質藥品及特殊針劑產品,除擁有自行開發長效型蛋白質藥品開發平台融合蛋白專利技術、特殊針劑劑型配方開發技術,擁有亞洲除日本外唯一通過美國FDA查核的無菌充填針劑產線。
聯亞藥業宣布,旗下紅血球生成素生物相似性藥品UB-851臨床一期試驗報告於1月7日獲衛福部(TFDA)同意備查函,另外臨床三期試驗申請也於年前獲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准,目前開始招募受試者,預計2017年底完成三期臨床試驗,2018年取得上市許可,搶攻全球80億美元紅血球生成素市場。
公司簡介
聯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UBI Pharma Inc.,UBIP,簡稱「聯亞藥業」) 成立於2014年8月,是由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United Biomedical Inc., Asia,UBIA,簡稱「聯亞生技」)之重組蛋白藥品開發、小分子藥品開發及醫藥製造等綜合醫藥業務所分割新設之子公司。公司除擁有自行開發長效型蛋白質藥開發平台---融合蛋白專利技術、藥物針劑劑型之配方開發技術,更擁有亞洲除日本外唯一通過美國FDA查核的針劑無菌充填產線,以及製藥服務業務。本公司專注於創新蛋白質藥品及特殊針劑產品之研發、製造及銷售,打造立足於臺灣在生技製藥業的國家品牌。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24626617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聯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UBI PHARMA INC.)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UBI PHARMA INC. |
資本總額(元) | 3,0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1,053,548,33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105,354,833 |
代表人姓名 | 陳啟祥 |
公司所在地 | 新竹縣湖口鄉光復北路45號 |
登記機關 | 經濟部商業司 |
核准設立日期 | 103年08月08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10年07月07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C802041 西藥製造業 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F107990 其他化學製品批發業 F108021 西藥批發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F207990 其他化學製品零售業 F208021 西藥零售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F208050 乙類成藥零售業 IC01010 藥品檢驗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陳啟祥 |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45,401,450 |
0002 | 董事 | 戴源宏 |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45,401,450 |
0003 | 董事 | 郭晏寧 |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45,401,450 |
0004 | 董事 | 范瀛云 |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45,401,450 |
0005 | 董事 | 陳君侃 | 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45,401,450 |
0006 | 董事 | 缺額 | ||
0007 | 董事 | 黃銘隆 | 0 | |
0008 | 董事 | 李展宇 | 泓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 387,571 |
0009 | 獨立董事 | 魏耀揮 | 0 | |
0010 | 獨立董事 | 華國媛 | 0 | |
0011 | 獨立董事 | 詹定勳 | 0 | |
與我聯繫
聯亞藥業交易或聯亞藥業股價的問題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