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宏智生醫科技股票是這樣的公司!!
宏智生醫科技掛牌嗎?
因為宏智生醫科技是未上市
這些公司的訊息相對較少
所以公司掛牌的訊息還是等公司正式公告為主
沒有正式公告的訊息 都應保守看待
這篇文章會將宏智生醫科技股票的公司基本資料、公司新聞統整起來,
可以快速了解這家公司~
想要做好投資 一定要多了解公司
希望大家能多多利用
也歡迎版友們多提供相關公司訊息
若有任何宏智生醫科技能源股票的問題
或者宏智生醫科技股價相關資訊
都歡迎加入LINE好友或來電交流討論
或者用 LINE ID是 @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本站提醒
本篇文章純粹由私人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
這裡與內容公司無任何關係,文章提到的股票資訊,不代表內容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網路上搜尋的新聞,內容報導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也不接受委託交易
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
如公司資訊、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AI算病早知道1】AI腦波儀獨步全球 宏智生醫提高憂鬱症判讀成台灣之光
陳碧珠 2022年9月1日
不讓國際科技巨擘專美於前,台灣電子大廠這幾年也積極部署早覺醫療,像鴻海旗下的鴻準,今年就大量招募醫療人才瞄準大健康事業。廣達也分別投資雲象、長佳智能,以AI結合影像預判疾病。其餘像華碩、仁寶、佳世達、宏碁、緯創等廠商,也陸續加入戰場;其中,有些業者更已完成海外取證,取得國際入場券。
仁寶持股近九成的宏智生醫,可說是早覺醫療產業的台灣之光,公司自主研發的「八通道腦波AI檢測系統」,解決了長期以來憂鬱症只能靠量表與主觀問診的痛點。
宏智的AI軟體係自行開發,而硬體已在前年底與去年3月分別取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上市許可。創辦人劉益宏自豪地告訴本刊,「全世界目前還沒有一個從硬體到軟體(End to End)完全自主的腦波輔助診斷系統。」
目前也是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的劉益宏,早在十多年前就投入腦波對疾病的早篩研究,他透露,一開始在實驗室階段也是買現成腦波儀來拼裝軟體,然而,「腦波訊號不像磁振造影(MRI)或斷層掃描(CT)是很標準的影像,不同的腦波儀,資料長相會不一樣,不但易被硬體綁死,也只能專注在某一個疾病開發,因此研究成果不具公信力。
2018年,劉益宏透過某筆電品牌大廠高階主管居中牽線,與仁寶接觸不久就一拍即合,他透露,由於宏智並非仁寶第一家醫療轉投資,集團對醫療領域的想法相當成熟,也知道智慧醫療布局需要時間,已經有心理準備,更因為對宏智的市場未來性相當肯定,無論財務或製造相關的資源都非常充裕。
「我們非常仰賴仁寶,腦波儀能在成立2年內就拿到許可,全靠仁寶醫材強力支援。」說這句話的是宏智技術長翁昌新,過去在英特爾負責AI平台業務的他,在台大學長劉益宏招攬下加入宏智。翁昌新特別向本刊強調,宏智的演算數據乃是自台大、北榮與長庚三家醫學中心四院區共500位受試者的腦波資料彙整而成,跨院區的收集,更具判斷意義。
劉益宏認為,台灣電子業製造頂尖、醫療水準世界等級,是智慧醫療很好的研發與測試場域。為了提高國際能見度,宏智與國內醫學中心的8位主任級醫師合作,去年底將500位受試者數據成果發表在知名的Biosensors期刊,高達近8成的判讀準確率,因比傳統臨床診斷率7成還高,而備受矚目。
內湖三總精神科主任張勳安向本刊透露,宏智的系統只需2分鐘便能得知病人的腦部海馬迴、前額葉活動是否異常,提升患者服從性;不久前才因這套系統,成功讓一名40多歲婦人接受治療,數據呈現她腦波壓力在高風險區,自評量表卻無異狀,系統顯示這是臨床上病識感最低、最壓抑的微笑性憂鬱症,也終於讓這名患者意識到半年來的失眠、身體病痛,是心因性造成腦波不正常所造成。
為進一步拉高競爭門檻,接下來宏智將力拼軟體取證,憂鬱症今年底將向TFDA提出查驗登記申請;此外,針對已投入5年、準確率高達9成的失智症前期認知障礙(MCI)的腦波檢測系統,也將加速推動查驗登記,希望趕在今年底前申請。
Computex 2019:本土醫療AI有新應用,宏智生醫要靠AI偵測百萬分之一的腦波細微電位變化,讓憂鬱症診斷更早一步
現在大家在談的醫療AI,不再只是單純用在影像判讀疾病,甚至還想用它來解決更複雜的醫療診斷難題,其中一項就是針對一些難以分析、診斷的個人心理、生理上病症,如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等,試圖透過AI找出這些病症的數據關鍵,也成為當前新的醫療AI研究領域。這正是宏智生醫科技專攻的醫療AI領域,他們在今年Computex大展上公開展示一套自行打造的AI腦波輔助診斷系統,利用百萬分之一的腦波細微電位變化,評估檢測憂鬱症的風險,雖然還在開發階段,但已能提供8成的診斷準確率,可輔助醫師判讀。
由仁寶投資、今年3月成立的宏智生醫科技,創立成員都是前北科大研究團隊,從2年前就開始投入這方面的研究,試圖要透過AI協助判讀微弱腦波變化,早一步提供憂鬱症風險評估診斷,來輔助醫生判讀,甚至更早一步提供醫療協助。
雖然以憂鬱症來說,因為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的病變,所以造成病人的腦波和正常人的腦波有所差異,但是想用AI學習能正確分辨正常人和憂鬱症潛在患者的腦波差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比辨識醫學影像的病灶更難。
原本也是北科大團隊一員的現任技術長翁昌新解釋,因為腦波測量,主要是用來蒐集、記錄頭部上,各兩點之間的電位差隨時間的變化情形,通常是以微伏特(microvolt,百萬分之一伏特)為單位,因為訊號非常微弱,難以單用肉眼分辨的出來,還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甚至只要一點點電器雜訊,如電源雜訊,可能就會造成嚴重干擾,使得測得的資料都沒辦法用。也增加模型訓練的困難度。
這也是為什麼,該團隊花了2年時間,才讓其診斷模型的準確率來到8成。不過,他表示,目前還在開發當中,將持續完善、優化模型,目標是希望能破9成。
在機器學習訓練上,他們目前使用了55位受試者的腦波資料,來訓練、建立腦波診斷模型,不過他也坦言,這些腦波資料取得不易,這些資料都是跟大型醫院合作,取得醫療認證,即使拿到資料後也會加以去識別化才能拿來使用,從每個人蒐集的腦波資料量,大約會有1~2GB,55人就有100GB的腦波數據,經過特徵抽取(如時間域、頻率域等)的前期處理,再餵給ML模型做學習訓練。之後,再將量測的受測者腦波丟進用訓練好的模型,給出診斷結果,看是否和原始診斷的結果吻合,再持續調整優化模型。
測試時,使用者只須戴上一頂黑色電極頭帽,並坐在椅子上,正視前方螢幕畫面上的黑色十字點,大約1分半,就能測得對腦波的評估結果,通過在雲端做ML模型判斷,然後將結果回傳,並在螢幕畫面上顯示腦波壓力指數,落在數據分布範圍的哪一層位置,代表其所在的壓力指數,並以綠色的點來呈現,每一層代表顏色皆不同,例如顏色越淺就是低壓力,越深代表壓力越高,同時還會結合傳統綜合評估量表來綜合判斷。
他表示,不像傳統憂鬱症臨床檢測方式,大多是使用憂鬱症評量表,讓患者來勾選,比如,食慾不振、輕生念頭等,得到是主觀的測試結果,但透過AI腦波來判讀它是落在哪一個壓力區間的作法,則是提供醫師在憂鬱症判斷上,能有一個更客觀的參考依據。
除了憂鬱症以外,宏智生醫下一步也計畫,利用AI腦波診斷,來輔助醫生判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阿茲海默症(MCI))前期病症。未來甚至也考慮採用類神經深度學習模型,來替他們解決更複雜的腦波診斷問題。
仁寶投資新創公司宏智生醫 3年內完善集團醫療佈局
仁寶(2324)強攻智慧醫療領域,今(18)日宣布與北科大團隊合作,設立新創公司「宏智生醫科技」,鎖定腦部功能性疾患腦波輔助診斷醫材市場,仁寶總經理翁宗斌強調,目前集團投資醫療領域仍處於佈局階段,希望未來兩三年把布局完善。
繼智慧遠距醫療、醫療物聯網、癌症免疫細胞療法及基因工程後,仁寶此次與台北科大團隊合作切入智慧輔助診斷領域,設立新創公司宏智生醫,開發目前極具市場競爭力的腦部功能性疾患腦波輔助診斷醫材。
此次仁寶直接投資學界技術成立技術衍生新創公司宏智生醫,資本額為6千萬元,由仁寶出資大部分資金,投資對象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副研發長、機械系及機電所劉益宏教授研究團隊及技術,仁寶未來將以策略投資者身份,提供新創公司IT等技術支援合作開發。
全球憂鬱症病患達三億多,光在台灣潛在症患者就將近200萬人。翁宗斌表示,台灣近幾年憂鬱症比例有升高趨勢,但醫生沒有很科學方法去判斷嚴重性,宏智生醫就是針對這個領域,以這技術為基礎,結合AI、腦科學等,希望很快開發出憂鬱症評估系統,在明年底後年初產品就能問世。
仁寶看中智慧醫療的商機,以自身在IT技術方面之優勢為基礎,結合台灣優異之醫療環境與醫療器材研發人才,近年來積極佈局智慧醫療及健康照護事業版圖。針對集團智慧醫療佈局,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指出,目前集團投資仍處於佈局階段,希望未來兩三年把佈局完善。
該項腦波技術也將與仁寶製造本業結合,仁寶現階段有一法國客戶已推出穿戴式裝置產品,也是針對腦波相關領域,主要鎖定歐美地區消費性市場,去年已開賣第一代,今年即將推出第二代,出貨已達百萬台。
展望本季,仁寶預估PC及非PC業務皆會成長,以季比來看,兩大業務相較本季皆會雙位數成長。但以年比來看,PC呈現個位數增長,且仍受到英特爾CPU缺貨干擾,至於非PC業務則是雙位數成長。
仁寶揪伴 強攻健康醫療
仁寶(2324)在醫療健康領域市場再下一城,昨(16)日宣布與丸鐵運動合作,除了在丸鐵運動門市,建造完整的智能地墊體驗中心,將運用Stampede智能運動地墊,舉辦第一屆舞力智尊挑戰賽。
仁寶表示,「多數民眾對於運動容易有無趣、過程冗長的感受,仁寶希望透過Stampede智能運動地墊改變這個印象」,期望不是只有專業選手,才能使用智能運動地墊進行專業訓練,而是能接觸一般民眾,讓更多人愛上運動進而改變生活。
Stampede智能運動地墊,內含豐富的訓練模式,使用者能自主鍛煉不同身體部位,與丸鐵運動合作,雙方透過新科技產品與運動結合,將Stampede智能運動地墊落實,為推動市民運動共盡心力。
仁寶近期積極展現其進軍健康醫療的決心,除了推出智能運動地墊,該公司近期也設立新創公司「宏智生醫科技」,鎖定腦部功能性疾患腦波輔助診斷醫材市場。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目前仁寶集團投資醫療健康領域仍處於布局階段,希望未來兩、三年可以把醫療領域的布局做的更完善。
另外,仁寶在智慧遠距醫療、醫療物聯網、癌症免疫細胞療法,以及基因工程等,也均有投資,可以看出仁寶積極進軍醫療健康市場的企圖心。
仁寶投資宏智生醫 攻AI腦波
仁寶集團多方面進軍醫療領域,繼已經投入的長照、電子病歷、智慧衣、癌症免疫細胞療法、基因工程後,仁寶18日宣布投資由北科大團隊設立的新創公司宏智生醫,專攻AI輔助的腦波診斷商機,投資金額為4,200萬元、仁寶持股7成,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腦波最大市場在睡眠偵測相關應用,仁寶在未來2、3年間將完善在醫療領域的佈局。
仁寶宣布與台北科大團隊合作切入智慧輔助診斷領域,並成立新創公司宏智生醫,宏智生醫由北科大副研發技術長劉益宏所帶領的團隊為基礎,該團隊已有腦波信號處理與AI輔助診斷成果,其中憂鬱症的腦電判別準確率已達80%,與台大醫院精神科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合作研究成果皆發表於學術期刊上,仁寶則是宏智的策略投資者,除了負責打造腦波診斷的硬體之外,也提供宏智IT等技術支援。
仁寶表示,宏智生醫的產品率先應用於憂鬱症壓力指數評估系統,預計最快2021年初即可問世,而除了憂鬱症宏智也會推出早期阿茲海默失智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腦波評估等AI腦波輔助診斷產品。
翁宗斌表示,腦波在睡眠偵測領域的商機龐大,仁寶已經與法國業者開發睡眠偵測穿戴裝置DREEM並已於去年出貨,第一代產品累積出貨量近百萬台,預計今年將推出第二代產品,可以讓長期睡不好、淺睡的用戶藉由刺激腦波達到熟睡,以降低對安眠藥的依賴。
下一步…搶進睡眠市場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昨(18)日表示,腦波偵測最大的市場在睡眠,宏智生醫新創團隊的專長就是在腦波,希望下一步可運用此腦波偵測技術進入睡眠市場,助人好眠,才能擴大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業績。
翁宗斌說,仁寶已與法國一家廠商合作,推出偵測腦波睡眠的產品,這個產品可以偵測是熟睡或淺睡。
翁宗斌也說,若是淺睡,也可以給一些刺激讓你熟睡,但目前產品效果不好,希望透過宏智生醫讓效果提升,幫助更多睡眠不良的人。
仁寶物聯網業務本部協理范瑋益表示,仁寶在2018年初已出貨法國零售商,賣到歐洲與美國,可以偵測睡眠的穿戴式產品,累積出貨近百萬台,但僅有偵測功能,沒有改善睡眠的功能,目前正在研發第二代產品,希望在偵測到淺眠之後,可以有新的功能,協助使用者進入熟睡狀態。
范瑋益說,仁寶在血糖計、血壓計、量測設備,醫療用電腦、電池與護理推車、健身器材等醫療器材與設備均陸續出貨,智慧醫院的專案也在蘊釀中,甚至還推出床邊照護系統與長照的整合。
仁寶在智慧醫療相關產品,已開始為集團貢獻營收。
北科大獲仁寶投資6千萬 成立宏智生醫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憂鬱症困擾全球人數超過3億人,是造成人類失能、加重社會整體負擔的頭號疾病。北科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劉益宏率領團隊鎖定憂鬱症,首創以人工智慧技術開發智能腦波輔助診斷系統,榮獲科技大廠仁寶電腦投資6,000萬元,成立宏智生醫科技新創公司,攜手布局智慧醫療。
「我們的技術目前在國內外都沒有競爭對手,也是仁寶電腦唯一投資頸部以上的智慧醫療項目。」劉益宏指出,目前憂鬱症的診斷仍仰賴醫師問診,必須具備足夠多的特徵症狀,足夠長的持續時間,以及足夠影響個案原本功能的嚴重程度,才能確診。透過北科大研究團隊開發的智能腦波輔助診斷系統,可快速評估憂鬱症,成為專業醫療人員在心理健康篩檢及臨床上的得力幫手。
「感測器應用是北科大研發能量最強的領域之一。」北科大校長王錫福肯定劉益宏老師深耕腦波信號處理及人工智慧診斷技術,已和美國哈佛醫學院憂鬱症研究中心、台大醫院等國內外頂尖醫學機構合作,發表論文成果,更受邀至2018年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發表演講。
新創公司宏智生醫科技結合腦波感測、人工智慧、腦科學技術,先行開發用於憂鬱症腦波輔助診斷的智能設備及雲端服務平台,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產品測試、2021年產品上市,未來除了憂鬱症,還將陸續推出早期阿茲海默失智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腦波評估等功能,搶占智慧醫療商機。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82799334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公司名稱 | 宏智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資本總額(元) | 1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100,000,00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10,000,000 |
代表人姓名 | 翁宗斌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81之1號 |
登記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核准設立日期 | 108年01月28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10年02月08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JE01010 租賃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翁宗斌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9,100,000 |
0002 | 董事 | 陳威昌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9,100,000 |
0003 | 董事 | 沈俊德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9,100,000 |
0004 | 董事 | 劉博仁 | 54,000 | |
0005 | 董事 | 林榮松 | 90,000 | |
0006 | 監察人 | 王正強 | 0 | |
與我聯繫
宏智生醫科技交易或宏智生醫科技股價的問題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常見問題
宏智生醫科技股價如何查詢?
宏智生醫科技股票交易如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