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綠點能創股票是這樣的公司!!
綠點能創掛牌嗎?
因為綠點能創是未上市
這些公司的訊息相對較少
所以公司掛牌的訊息還是等公司正式公告為主
沒有正式公告的訊息 都應保守看待
這篇文章會將綠點能創股票的公司基本資料、公司新聞統整起來,
可以快速了解這家公司~
想要做好投資 一定要多了解公司
希望大家能多多利用
也歡迎版友們多提供相關公司訊息
若有任何綠點能創能源股票的問題
或者綠點能創股價相關資訊
都歡迎加入LINE好友或來電交流討論
或者用 LINE ID是 @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本站提醒
本篇文章純粹由私人整理媒體報導新聞,方便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
這裡與內容公司無任何關係,文章提到的股票資訊,不代表內容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文章內容皆來自網路上搜尋的新聞,內容報導的真實性,還請版友們自行求證。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也不接受委託交易
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
如公司資訊、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和潤揪伴打造綠電鏈
2024/05/22 00:05:04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黃淑惠/台北報導
和潤(6592)旗下子公司和潤電能昨(21)日宣布,入股「綠點能創」取得兩成股權並啟動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綠電領域深入攜手,共同打造完整的綠電產業鏈,創最大營運綜效。
和潤電能除股權投資綠點能創之外,更與之合資成立項目公司,由和潤持股七成,以和潤金融專業及累積多年的保有客戶資源,結合綠點能創豐富新能源市場開拓經驗,一起開拓綠能市場。
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首家綠能售電業者,擁有目前最大規模的電力銷售供需平台,也是全台首檔「陽光綠益債務型STO」之發行企業,創新的籌資方式為綠能產業寫下全新的里程碑,於綠電市場深耕多年,價值鏈布局完整,遍布產業上下游,在全民電廠及綠電交易領域耕耘日久,已經開花結果。
和潤董事長劉源森分析,本次合作採雙管齊下策略,總投資金額超過2億元,由和潤電能先入股綠點能創參與經營,結合和潤的集團優勢、客戶資源與資金挹注,加上陽光伏特家領先市場的售電專業及全民電廠兩大業務領域之拓展能力,齊心合作達成雙贏局面,進而,雙方再合資成立新公司潤特綠能,負責太陽能案場的開發,強化綠電供給端的能力。
和潤電能也藉此活化持有案場的綠電資源,有效加速綠點能創業務拓展速度,擴大市場影響力,為未來營運成長再添新動能。
陽光伏特家攻綠電商機 打造多對多商業模式
2022/05/18 14:00:04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指出,電力自由化為售電業帶來全新的機會,即使目前綠電法令與商業模式尚未完全確立,但市場商機卻早已閃閃發光,等待做好準備的業者前去挖掘。
陽光伏特家成立於2016年,為台灣第一家販售綠電的公司,同時也在2019年獲得台灣首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的業者,該公司目前營收主力為自創的「全民電廠平台」,撮合一般民眾投資太陽能板,協助民眾成為電廠的合夥人。
馮嘯儒是陽光伏特家創辦人,他提到自己在創立公司之前曾待在科技業,致力於手機專案管理,當時在產業界待了2年半後,逐漸發現自己對這個產業並沒有熱情,同時也想起自己碩士的畢業論文是太陽能材料與散熱相關,認為能源產業或許有機會一展身手,因此選擇跳出來創業。
馮嘯儒指出,創業前找了100個人進行「無差別諮詢」,一方面是為了尋找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一方面也是為了不斷從中修正自己創業的策略與想法,最後找到五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創立公司。
馮嘯儒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件會不斷經歷挫折的事情,在市場上的挑戰對我而言還好,反而是夥伴們在創業過程中所發生的理念不合、爭執,才是最令人傷神,所幸最後還是一路挺過來,也希望公司的夥伴們能共同一起迎接台灣能源轉型的商機。
馮嘯儒表示,太陽能電廠是由上千、上萬片的太陽能板所組成,無論是地面型、漁電共生或者屋頂型,動輒都是數千萬,甚至破億元的投資金額,一般民眾根本無法參與,而綠電的概念應該是鼓勵每個人都可以生產,為地球環保盡一份新力,但實際上卻是背道而馳。
有鑒於此,陽光伏特家數年前創立的「全民電廠平台」,就是讓一般民眾能以每片太陽能板為單位進行投資,消費者購買太陽能板後,就會從募資贊助者變成真正的「投資」者,等待每兩個月一期的電費回收,直接進到指定銀行帳戶內。
馮嘯儒指出,隨著綠電交易已逐步開放,加上淨零碳排與RE100對企業的要求,如今綠電銷售已成為相當具有潛力的市場,而一般的綠電交易模式,往往都是單一電廠賣給單一客戶,例如某大型太陽能發電廠一年所發出的所有電力,往往都只賣給台積電一家公司。
馮嘯儒認為,一對一的綠電交易模式確實很單純,而且趨向簡單化,但實際上,有更多企業也需要綠電,卻苦於不知道該找哪些人買,而另一方面,有些小型電廠也因發電量無法滿足大型客戶,找不到交易對象,這時候就是售電業者登場的時機。
據悉,市面上的售電業者除採用一對一的方式外,也有一對多,也就是找到一家電廠供應綠電後,再由多家客戶分攤買下這座電廠的綠電,但無論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對於一些中小型企業或者中小型電廠而言,並非最佳的商業模式。
馮嘯儒表示,陽光伏特家因具備經營「全民電廠平台」的經驗,因此在綠電交易方面,將採取多對多的商業模式,意即多家電廠與多家買電客戶進行配對交易,此舉看似複雜,但卻能一次解決買賣雙方的問題,並且同時進行多筆交易。
馮嘯儒認為,「難做的事情,才有商機」,多對多的綠電商業模式在現階段確實比一對一的商業模式更艱難,但未來綠電會越來越多,而且來源也會更加複雜,而每家企業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唯有多對多能解決這些難題,相信此一商業模式很可能在未來成為主流,
至於陽光伏特家今年目標方面,馮嘯儒表示,公司截至今年首季為止,綠電交易量已達20MW,今年目標為40至50MW,雖然公司並無自有電廠,也沒有電廠富爸爸撐腰,但也是因為如此才有中立性,將來才有機會賣給更多客戶。
陽光伏特家 打造專屬永續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巴黎氣候協定》5周年的高峰會上呼籲各國應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直到各國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為止。如今,全球正積極面對氣候變遷之際,台灣是能源稀缺的國家,更應該重視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推動。
陽光伏特家自2019年取得全台灣第1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後,台灣的電力市場正式進入電業自由化的時代,加上2021年即將啟動的用電大戶條款,使用綠電不只是部分用電戶的責任,更是每個電力使用者都應該負起的責任,進而採取行動。
在陽光伏特家的平台上,企業可以依據所提供的用電分析、購買適量的綠電,如有長期使用綠電的決心,也可以選擇出資太陽能電廠,能夠有20年穩定供應的綠電。此外,企業也可以建立專屬的「全民電廠」專案,帶領自己的用戶共同參與在綠電的永續行動,打破原有「生產者--消費者」的模式;甚至透過結合企業CSR資源、用戶群聚力量一起響應,也能透過獨特的募資專案,將再生能源擴及到社會各處的社福團體,讓一次性捐款的效益延續為20年的穩定支持,因為在能源轉型的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
陽光伏特家致力於「讓所有人簡單的在環境行動中產生經濟價值」,在越發重要的氣候變遷意識下,使用再生能源不再只是環境保護的道德議題,而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生存課題,透過使用綠電且深化利害關係人的連結,正是企業邁向永續發展最重要的一步。
太陽能板募資始祖新突破!陽光伏特家拿到第一張「純」賣綠能執照,交易如何進行?
下午一點,正是太陽能電廠「港都15號」的開案時刻,872片的太陽能板約半小時內搶購一空,這年頭不只演唱會的票很熱門,連太陽能板也要用搶的。
這是國內最大公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花3年時間帶起的綠電風潮,賣綠電前景看好,越來越多人透過陽光伏特家所創的募資平台,認購電廠「一塊太陽能板」參與綠色能源產業商機。
近期,「陽光伏特家」更拿下國內首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從太陽能板募資跨入售電業。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形容,「售電業就像是中盤商,左邊批發、右邊零售。」
撇除動輒百萬瓦起跳的大電廠,台灣仍有許多500千瓦小型電廠,售電業的角色就是找出再生能源的「賣方」與「買方」做買賣媒合,「所以拿到第一張售電業執照沒什麼,重點是要能賣出第一度綠電。」
跳脫躉購制度,綠電邁向自由交易市場
陽光伏特家是台灣第一個公民電廠募資平台,自2016年10月上線,至今擁有200個電廠,總裝置容量上看15MW,透過販售一塊1.5萬的太陽能板,讓人們都能在環境行動中找到經濟價值。
由於早期的太陽能電廠多是與台電簽約,透過再生能源躉購制度(FIT),以固定費率保證收購20年,馮嘯儒提到,2010年太陽能發電成本高達10元,由於建置成本高,讓業者不敢貿然投入,但透過FIT制度,有台電穩定的收購,進而促進業者願意投資。
隨著近年來建置成本下降,太陽能躉購費率每度電平均約4.5元,遲早FIT制度會慢慢退場,因此必須思考:未來要把電賣給誰?
自今年4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修正,修法開放躉購與直轉供可以互換,因此已綁定台電合約的太陽能電廠可以跳脫FIT制度,改擁抱自由市場。
取得綠電憑證,企業買綠電提升產品競爭力
不過買家早已上門,尤其每一千度綠電會伴隨一張再生能源憑證,更讓企業趨之若鶩。馮嘯儒說明,不少企業會因為CSR(企業社會責任)要求、或使用綠電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如蘋果供應鏈等,因此有了再生能源憑證,就能證明企業是使用綠電。
由於目前是採「電證合一」的交易方式,也就是每度電會額外收1-2.2元「綠電憑證」的價格。
舉例若陽光伏特家以每度4.5元把綠電賣給大企業,內含1-2.2元的憑證,代表真正購電成本只有2.3元;而未來的交易方式,就會看買家一年有多少度電的需求,然後雙方議價一度電賣多少錢。
但,個人購買綠電,除了取得綠電憑證外,並沒有其他誘因,加上太陽光電每度近5元的價格,一般民眾接受度不高。若未來政府可以釋出利多,像購買綠電獲得所得稅減免,或當市電價格調漲,就能讓民眾願意購買綠電,但仍需一段時間推動。
而目前已有企業準備向陽光伏特家購買綠電,包括電信業、會計師事務所、民間基金會、中小企業等。
馮嘯儒表示,陽光伏特家已在去年獲利,年營收達1.5億元,未來售電業將是另一塊重要的拼圖,順利的話今年底前就能完成第一筆綠電交易,看好售電事業的前景。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吳志偉表示,售電業不能是發電業,就是單純做綠電的仲介買賣,媒合再生能源買賣雙方,以降低交易摩擦。不只陽光伏特家,還有3家公司排隊申請售電業執照,可見得市場熱絡的程度。
加入者眾多,對陽光伏特家來說,拿到執照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2025年前太陽能裝置要達20GW
為達到非核家園目標,政府訂下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針對太陽能部分,設定太陽光電累積安裝量要在 2025 年達到 20GW(十億瓦),鼓勵生產綠電之餘,也藉此擴大內需,帶動太陽能產業鏈發展,除了國內太陽能業者積極拓展電廠佈局外,許多金控業者也紛紛投入種電,而為解決民眾無法以大筆資金建置太陽能電廠的困境,著眼於讓民眾能更直接參與種電的平台應運而生。
在政策的規劃上,政府設定太陽光電累積安裝量要在 2025 年前達到 20GW,分別為屋頂型 3GW 與地面型 17GW,為達到地面型 17GW 的裝置量,需要有 2.5 萬公頃的土地,目前可裝設的場地約有 1.17 萬公頃。其中,「太陽光電 2 年期推動計畫」預計在 2018 年 6 月前,達成 1.52GW 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包括中央公有屋頂、工廠屋頂、農業設施等屋頂型要完成 910MW(百萬瓦),如鹽業用地、嚴重地層下陷區、水域空間及掩埋場等地面型建置則要達到 610MW。
目前政府主要採用電能躉購制度(Feed-in Tariff, FIT)來獎勵推動再生能源設置,透過鼓勵再生能源發電與賣電等方式來提高誘因,提供固定的優惠費率,並簽訂 20 年合約,保障長期收購再生能源所生產的電力。此外,各縣市政府每年也積極推出各項補貼措施,提供相關設置費用補助,依照不同的裝置容量,給予不同的補助金額。
若要建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只要確定是合法建築,並具備建物登記謄本等相關證明文件就行。目前市面上裝置太陽光電設備不包括其他安裝費用,每瓩系統單價約為 51300 至 71000 元,若發電設備符合設置相關規定,台電就會予以併聯,並以全額售電與餘電售電兩種收購類型,保證收購電力 20 年。從投報率角度來看,以中南部陽光較充沛地區來說,投資太陽能裝置約在 8 年至 11 年間,可完全回收成本,也就是可達約 9% 至 12% 的投資報酬率。
不過,資金門檻高與缺乏土地等因素,仍使大型太陽光電設備建置上有難度,由綠點能創於去年 10 月推出的「陽光伏特家」,成了消費者小額合資擁有太陽能電廠的平台。該平台讓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購買的太陽能板數量,並與其他參與者依比例分享售電收益。長期推動台灣能源轉型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也效法了德國與丹麥等歐洲國家的「能源合作社」形式,創立綠能合作社,讓社區民眾可集資投入綠能。
透過門檻較低的小額合資形式投資太陽能,投報率雖不如大型電廠建置來得高,但預估投報率也超過 6%,平均約 10 年可完全回收成本,讓民眾在享有規模經濟好處的同時,參與太陽能發電的門檻也大幅降低。
即使太陽光電 2 年計畫能夠順利達成,後續每年安裝量都需要達到 2GW 至 3GW,以先前 2 年每年的新增裝置量來看,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除了企業投入種電外,民眾也可積極參與建置計畫,從消費者走向綠電生產者,才可望達成 2025 年的 20GW 安裝量目標。
陽光伏特家 自己的電自己發
太陽光電除了是對環境較友善的發電方式外,更是具經濟效益的投資模式。然而以往太陽能電廠投資資金門檻非常高,在選址、技術支援上更是對一般民眾造成很大的摩擦,因此過去的投資者都以財團或是法人組織為主。
綠點能創所建立的陽光伏特家網路平台以群眾集資的模式來降低參與資金門檻,讓大眾輕鬆參與太陽能投資;並以網路平台的經營模式,讓民眾與閒置屋頂對接,讓屋主的閒置資產可以再利用。投資者三步驟就可參與太陽能投資,並可隨時了解電廠發電情形及獲益表現;屋主可線上提供屋頂以作為太陽能電廠建置場域,並且可得到部分電費回饋,讓閒置資產可再利用;太陽能系統廠商可以透過平台提供服務多一個銷售渠道,促進產業發展。
參與者投資所得的效益約為IRR 7∼10%,故不論以定存利率或是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接近1%)來當作折現率,陽光伏特家提供的產品╱服務可讓消費者得到高出更多的報酬,故陽光伏特家的潛在客層為任何有投資╱理財需求的民眾。
科技人+社會學家 讓善款放大1.6倍
七○年代,那卡西、酒家菜,有如烙印在北投的標記。如今,這兒錯落形形色色溫泉旅館,鮮少人注意,全台北市校地第二大的國中──新民國中就坐落其間。
「新民曾有近三千名學生,在北投數一數二,」四年前開始擔任新民國中校長的柯淑惠說,過去十年,班級從七十多班減到十五班,人數減少八成。原因除了少子化,還有其他國中靠交通便利拉走了學生。
走進新民國中森林般的校園,放眼望去是空蕩蕩的教室。「一○四間教室,平均三個學生一間,」總務小姐隨口一算。
有人說,新民是台北市的偏鄉國中,逾兩成學生來自中低收入家庭,比率居台北市六十一所國中的前十名。也因學生人數大減,讓新民國中能騰出一整棟樓、二十多間教室,給北投社區大學。
今年,空蕩教室長出綠能與公益結合的新芽,新民國中與北投社大共同發起綠能夢,計劃把閒置校舍屋頂,變成北投的發電機和新能源教室。夢想背後的推手,是「綠點能創」建構的「SolarWe綠能公益平台」,由兩群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組成團隊:太陽能光電工程師與社會學博士。
三十二歲的共同創辦人馮嘯儒,曾創業投資日本的太陽能電廠,一開始只想獲利,每年內部報酬率達一○%。後來他想法轉變,「新能源是未來趨勢,與其在日本賺錢,為什麼不幫助台灣發展太陽能?」
推手:工程師找社會學家創業
去年三月,他認識了在太陽光電模組廠服務的徐世康。熱衷三鐵的徐世康,在台灣跑步界小有名氣,曾連續兩年舉辦元旦路跑慈善活動,為後龍天主教聖方濟育幼院與南投麻煩小天使協會募款。
「跑步募款力量有限,只能偶一為之,是否能把慈善和專業結合,創造永續的慈善模式?」徐世康和馮嘯儒一拍即合。他倆擁有技術與經營經驗,思考著如何把利益有效回饋給有需要的人,他們開始摸索。
去年五月,這兩位科技人,找上了剛從台大社會系取得博士學位的陳惠萍。她的論文題目是綠能科技的在地使用。莫拉克風災後,她蹲點屏東,探討養水種電的技術與社會網絡建構,徐世康本來是她的受訪者之一。
福島核災讓陳惠萍對能源與在地社群關係,有了更深的思索。「同樣是能源科技,核電廠為福島帶來災難,但太陽光電卻為屏東帶來希望,」陳惠萍以社會學者的眼睛觀察,發現災難與風險的不平等性。
她渴望將研究興趣轉換成創業,卻不擅長企業經營與規劃。長期關心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的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敲邊鼓,促成她與馮、徐兩人的合作。
技術、社會和政策的鐵三角於是成形,去年底正式成立「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馮嘯儒還說服在科技業的鄧維侖與周韋宏一起加入,負責雲端系統規劃。
綠點能創的商業模式,是將給弱勢團體的捐款化為建置太陽光電系統的經費,透過政府收購太陽光電的政策,提供團體穩定資金。
任務:拿捐款種電,創造四贏
「放大捐助者的愛心,這樣的商業模式能對捐助企業、受贈者、環境以及綠點能創,產生四贏價值,」擔任執行長的馮嘯儒,點出綠點能創的任務。台灣不乏大型太陽能系統商,包括中租迪和、新日光、碩禾等,都看到種電商機,平均八年回本,收入長期穩定。綠點能創有何不同?
負責策略發展的陳惠萍解釋,綠點秉持社會企業理想,主要目的並非獲利,而是建立平台,串聯捐款者與社福團體。他們估算,一筆捐款,若用以建置太陽光電系統,透過政策固定費率收購,利潤可放大為原本的一.六至一.八倍。
此外,經濟部「陽光屋頂百萬座」計劃,從今年開始,北部裝設的太陽光電,以躉購費率加一二.五%收購,提供更多誘因。
以北投社大將於四月展開的募資計劃為例,在社大屋頂使用一五○坪,建置五十KW容量的太陽光電設備,所需經費約三五○萬元。當捐款轉換成發電,二十年間就能多創造至少二一○萬利潤,讓北投社大與新民國中共同運用。兩成用於設備維運,四成用於能源教室建置,四成用於協助弱勢學童。
曾任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的謝國清,○九年起擔任北投社大校長,七年來,他讓社大學員數成長近兩倍、到兩千多人。
他希望,社大屋頂就是北投的能源教室,讓社大學員、新民國中孩子能親自體會,能源議題並非遠在天邊,就在每個人身邊。
「許多中南部學校屋頂租給業者售電,利潤進系統業者口袋;但國中小是公眾資源,產生利益應該回饋社會,」謝國清說。
在SolarWe募資平台上,首波將推出兩個計劃,除了新民國中與北投社大,還有桃園的SOS國際兒童村。
風險:須確保政府收購價不變
近年積極輔導畢業生創業的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對綠點能創結合綠電和社會救助的創新商業模式,表示肯定。不過他提醒團隊考慮風險,政府太陽能發電收購價格,是否能維持二十年不變。
他也建議,希望綠點能在三年內做到四千萬營業額,也就是一年要能推出至少十個募資案,才能養活五人專職團隊,挑戰不小。
他也點出,綠點不只是公司,還倡議新價值,「要花時間說服政府部門、社福團體與捐贈者,綠能對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一筆捐款做兩件好事,是一舉兩得,」陳東升說。
公司簡介
「陽光伏特家」是台灣第一個綠能群募平台,希望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擴大新能源的普及性。
低碳能源已是國際共同趨勢,透過陽光伏特家的創意設計,讓每位太陽能投資者,都能成為用陽光產生的電力進而獲益的伏特家!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54854026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公司名稱 | 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GRINNODOT INC.) 104年11月23日 發文號10451970230變更名稱 (前名稱:綠點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公司屬性 | 閉鎖性 |
資本總額(元) | 10,893,280 |
實收資本額(元) | 10,893,28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1,089,328 |
代表人姓名 | 馮嘯儒 |
公司所在地 |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70號5樓之1 |
登記機關 | 臺北市政府 |
核准設立日期 | 104年07月08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7年11月02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D101060 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業 E601010 電器承裝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D101040 非屬公用之發電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F399040 無店面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199990 其他顧問服務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馮嘯儒 | 268,628 | |
0002 | 董事 | 陳惠萍 | 192,920 | |
0003 | 董事 | 鄧維侖 | 206,646 | |
0004 | 董事 | 余致緯 | 0 | |
0005 | 董事 | 陳德川 | 德創實業有限公司 | 46,296 |
0006 | 董事 | 林宗漢 | 敦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163,399 |
0007 | 董事 | (缺額) | ||
0008 | 監察人 | 張哲宇 | 0 | |
與我聯繫
綠點能創交易或綠點能創股價的問題可以加LINE聯繫,互相交流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