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銘安科技股票是這樣的公司!!銘安科技 掛牌嗎?
這篇文章會將銘安科技股票的公司基本資料、公司新聞統整起來, 可以快速了解這家公司~
若有任何銘安科技股票的問題趕快來電諮詢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或者用 LINE ID是 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四寶找利基 衝刺5G醫療電子材料
面對新冠肺炎後疫時代的經濟結構調整,台塑四寶加速推展包括5 G、電子材料、醫療及環保等利基應用布局,力抗原油、石化產業經 營考驗。
其中,台塑、台化旗下PP打入醫材等供應鏈;台塑化與美商科騰合 資的HSBC廠(氫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廠),因訴求點滴袋、鹽水袋、 針筒、包膜等醫療級產品,投產首年即獲利,今年營運獲利更有20% 成長。
此外,南亞大陸銅箔基板、基材、玻纖布、印刷電路板擴產計畫預 計明年陸續完工投產;台塑化、台塑及福懋也相繼切入5G材料、蘋果 供應鏈。台塑日前更宣布與日本德山合資,在高雄林園興建年產3萬 噸的電子級異丙醇(IPA)廠,預計2021年底量產,搶半導體先進製 程商機,營運利基布局全面升級衝刺。
後疫情時代,產業供應鏈、居家辦公等新趨勢,催化宅經濟、小家 電及呼吸器、醫療防護以及5G、遠端智慧AI等應用需求;大陸基建、 頭盔等政策也對PVC、ABS等需求增添拉抬能量。
台塑積極開發如奈米纖維複材CNF凝膠敷料、泌尿系統快篩電極、 PP產製血液灌流器、PE產製熔噴級纖維用料等。台塑化與日本出光興 業合資的HHCR廠(氫化石油樹脂廠),主為紙尿布等衛生用品的膠黏 劑,初期年產2.4萬噸,也順利投產。
台化寧波25萬噸ABS擴建預計2021年完工投產,屆時寧波ABS年產規 模提高至75萬噸;另拓展兩岸複合材料應用,最快明年相繼完工投產 ,總年產13.2萬噸。
因應5G世代高頻、高速或高功率的需求,除南亞電子材料推展,台 塑汽車鋰鐵電池已打入國內台哥大、遠傳4G基地台,5G基地台電池也 準備就蓄;台塑正進行PVC、PE及PP複材開發,應用於5G基地台相關 材料;台塑化也規劃利用碳五分離之雙環戊二烯(DCPD)開發其衍生 物的高值化材料,全面挺進5G商機耕耘。
此外,台塑去年6月斥資2.29億元參與銘安科技增資案,取得19% 股權;銘安將斥資8億元在雲林虎尾廠房導入智慧化產線,並設立綠 色環保生物可分解材料綜合示範工廠。
銘安是台灣唯一開發及生產環保生物可分解發泡材料的公司,已取 得歐、美、大陸與國內的發明專利,所有產品也獲得國內外知名公司 可堆肥認證。
台塑(1301)轉投資生物可分解塑膠加工領導廠銘安科技,昨(26)日獲日本三井物產注資,銘安董事長黃建銘同時宣布,中科虎尾園區新廠將於年底投產,公司並計畫三年內申請股票上市櫃。
銘安中科新廠占地5,100坪,年底完工後,生物可分解混練膠粒的年產能,將由目前的4,000噸拉升至2萬噸,躋身全球前三大生物可分解塑膠原料製造廠。
銘安目前實收資本額3.89億元,台塑為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例19%,台塑不諱言,因應全球限塑政策,台塑參與投資銘安,主要希望藉此卡位上游的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綠色環保原材料商機。
銘安其餘股東,還包括華立企業持股9.3%,華南金創投與國發基金各占6.59%。三井物產此次共投資1.2億元,取得銘安10%股權,將成為第二大法人股東。
銘安去年營收2.1億元,今年預估可達3億餘元,並轉虧為盈,明年上看4.5億元。黃建銘說,中科新廠投產後,預計三年內營收可達20億元以上。
日本三井物產塑膠代表董事兼社長森克則,昨日帶隊到銘安位於台中市太平的總部,完成這項投資計畫,未來雙方也將加強在通路方面的合作。昨天到場見證的,還包括台塑、華南金創投、國泰綜合證券等代表。
森克則指出,從塑膠廢棄回收議題引發的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循環經濟的發展,都是各國目前迫切關注的議題,而運用微生物將塑膠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更成為各方矚目的重要解決方案。
銘安使用自家研發生產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製造吸管、刀叉西餐具、購物袋、紙質壓板等,主要銷往歐美地區並擴展至全球。尤其,銘安積極與國外大型知名品牌商合作,擴大事業版圖,加上中科新廠產能挹注,未來前景可期。
這家台中小公司 憑什麼讓台塑與日本三井搶著入股?
台塑參與投資的國內生物可分解塑膠加工領導廠銘安科技,26日再獲日本三井物產塑膠注資。銘安規模不大,為何能同時獲得台塑、三井等大廠青睞?主要在於銘安擁有「上中下游通吃」的一條龍服務優勢。
而銘安董事長黃建銘也宣布,中科虎尾園區新廠將於年底投產,公司並計畫三年內申請股票上市櫃。
總部位於台中市太平區的銘安科技,今年成立第16年,公司資本額僅3.89億元,去年營業額2.1億元,公司規模真的不大。然而,銘安最近在媒體的曝光度,卻不輸許多股票上市櫃大公司。
更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加速拓展全球市場,銘安自創了一套「製造業的加盟模式」,開放全球廠商加盟銘安,而目前已有加拿大、西班牙等國廠商和銘安洽談加盟,預計明年即可陸續投產。
黃建銘指出,這是因為銘安的膠粒原料已通過美國、歐盟、日本及澳大利亞等國認證,等於取得進入全球市場的門票,其它國家廠商如要投入生物可分解塑膠市場,可以選擇加盟銘安,銘安則提供原料技術入股,最低為19%,也可以加碼到51%。
黃建銘表示,銘安中科新廠占地5,100坪,年底完工後,生物可分解混練膠粒的年產能,將由目前的4,000噸一口氣拉升至2萬噸,躋身全球前三大生物可分解塑膠原料製造廠。
銘安去年營收2.1億元,今年預估可達3億餘元,並轉虧為盈,明年上看4.5億元。黃建銘說,中科新廠投產後,預計三年內營可達20億元以上。
三井物產塑膠此次共投資1.2億元,取得銘安10%股權,成為第二大法人股東。目前,銘安實收資本額3.89億元,台塑為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例達19%,華立企業持股9.3%,華南金創投與國發基金各占6.59%。
森克則指出,從塑膠廢棄回收議題引發的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循環經濟的發展,都是各國目前迫切關注的議題,而運用微生物將塑膠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更成為各方矚目的重要解決方案。
銘安使用自家研發生產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製造吸管、刀叉西餐具、購物袋、紙質壓板等,主要銷往歐美地區並擴展至全球。尤其,銘安積極與國外大型知名品牌商合作,擴大事業版圖,加上中科新廠產能挹注,未來前景可期。
黃建銘強調,全球生物可分解塑膠製造廠主要聚焦在上游原料供應,並以歐盟市場為主;銘安的競爭優勢在於除了膠粒原料之外,還可提供中下游終端產品與整廠設備輸出的一條龍服務。
台塑不諱言,因應全球限塑政策,台塑參與投資銘安,主要希望藉此卡位上游的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綠色環保原材料商機。
業界預期,隨著銘安的新產能陸續開出,加上有台塑、三井等大廠在背後的支持,以及上游原料的供應,未來台灣在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市場,將有機會搶攻全球第一的寶座。
銘安科技中科虎尾園區廠辦大樓上樑
環保科技大廠-銘安科技,位於中科虎尾園區的廠辦大樓日前上樑。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表示,網路上有一隻海龜鼻子裡插著一根吸管的影片,讓大家意識到塑膠污染的嚴重性。而銘安91年成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100%生物可分解及可堆肥之高分子材料相關產品的研發,產品並早已獲得認證。
另外,銘安已受邀到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省參與共同投資計畫,加拿大政府不僅提供10年免貸款利息,廠房更以市價的25%出售給公司,員工第一年薪水的25%也由加拿大政府負擔,可為公司創造更好的發展。
中科管理局長陳銘煌致詞表示,園區雖然不能像加拿大政府可提供10年免貸款利息優惠,但園區管理局可提供單一窗口服務,讓園區廠商投資營運更便捷。
另外,中科虎尾園區保警分隊服務大樓107年底啟用後,對園區及周邊的治安更有助益,而虎尾園區規劃興建的標準廠房將於108年6月開工、110年底前完工,讓園區投資服務更加多元;此外,高鐵虎尾站就在園區旁,對虎尾園區的周遭發展更是有利。
隨後,陳銘煌視察虎尾園區公園景觀第一標工程,並在警政署保二總隊第三大隊第二中隊虎尾分隊長劉兆光陪同下,接續視察中科保警虎尾分隊服務大樓工程,為廠商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努力。
公司簡介
台灣銘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亞洲地區 (包含日本、臺灣、韓國) 最早擁有生物可分解(可堆肥)產品的認證製造廠之一,以其全球領先的技術製造出可替代一般塑膠的生活用品進入歐洲、美國等國家生物可分解市場,當市場上有聲稱可分解產品的廠商都無法獲得認證(測試報告)的同時,銘安公司已領先進入市場,並帶領台灣多家廠商同步取得產品可堆肥認證,為環境保護及綠色塑膠產業盡最大的力量。
|
||||||||||||||||||||||||||||||||||||||||||||||||||||||||||||
|